社寮東砲台 - Spot

Home 社寮東砲台

社寮東砲台

社寮東砲台於西元1626年由西班牙人建創,遭摧毀後,劉銘傳重修完成,而馬上又遭受摧毀,直至西元1886年,劉銘傳再度重建,後又由日本人改建;戰後破壞程度嚴重,近年來已積極規劃保護,也成為一處新興的砲台遺跡賞玩去處。

Attractions introduction

社寮即今日所稱之和平島,原本為雞籠社原住民聚落,由於戰略位置極為重要,從十七世紀起,便為防守基隆港灣的重要軍事據點。據考早於西元1626年,西班牙人便建創砲台,直至清初遭受摧毀,清法戰爭前才由劉銘傳重修完成,而馬上又遭受摧毀,直至西元1886年,劉銘傳再度重建社寮砲台,後又由日本人改建,分為東、西砲台。由於長久未被發覺與保護,社寮砲台遭破壞程度較嚴重,近年來已積極規劃保護,也成為一處新興的砲台遺跡賞玩去處。雖然社寮東砲台整體配置與基隆其餘砲台類似,但由於興建時期較晚,因此,仍可以發現些許不同的建築細部特色。整體而言,仍維持著一貫的日治時期獨有的軍事風格與空間特色。社寮島於西元1626年始建砲台,現社寮西砲台的位置,很可能是西班牙人所建柯模堡的位置,後於西元1642年遭荷蘭人佔領,改名維多利亞堡。清領初期遭到毀棄,直到清法戰爭前劉銘傳才於此地建砲台,但砲台未完成就發生戰爭。西元1886年劉銘傳再度興建社寮砲台。日本殖民台灣後,於西元1907年改建社寮砲台,西元1924年完成,分有東西砲台。社寮東砲台由於未被發掘及重視,因此許多設施均遭破壞,目前僅存蓄水池,營舍校兵台,指揮所,機槍堡,觀測所,彈藥庫等,均為石砌。本?台的配置方式採用抱山式的做法,利用山谷坳地將營舍配置其間,隱藏性高,而砲座位於山頭,從外海很難發現砲台的存在。社寮東砲台是自清領末期,日治時期起,為基隆地區的軍事要塞,具高度的保存價值。